鼓声阵阵,热闹非凡,一场关于绛州鼓乐的排练正在京华礼堂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此次排练不仅标志着至诚书院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至诚书院选拔出四十位对鼓乐感兴趣的同学,在山西绛州鼓乐非遗传承人张雷杰手把手的教授下,学习、传承、发扬非遗精神,以别样的方式演绎着鼓乐的魅力。
“100次训练是动作,1000次训练是技术,10000次才是功夫”,他们大多没有音乐基础,没有打鼓经验,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新知识的渴望让大家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在无数次的敲击中,汗流浃背、手腕酸痛是家常便饭,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基本功的练习、动作的规范和表情管理的糅合,纵使手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水泡或是伤口,大家也依旧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绛州鼓乐,源自先秦、盛于明清的传统音乐形式,在新绛县流传了千百年,凭借其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的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山西鼓乐艺术的“三大绝”之首,更被誉为中国鼓乐艺术中的“国之瑰宝”。
据悉,至诚书院一直以来秉持“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书院结合“一院一品”鼓乐文化特色,计划通过开设鼓乐课程、举办鼓乐文化讲座、开展鼓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和技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展现至诚书院人才培养的亮丽名片,为校庆30周年献上一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