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近日,机械工程学院筑梦远航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蔡云超的带领下前往渭南市蒲城县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践行文明理念,彰显青春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指导老师团队成员开展了筹备会,围绕“文明旅游”的主题,带领大家共同探讨并制定出了详细的实践路线和活动方案,对参与同学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同时还就活动可能遇到的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强调提醒团队成员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活动中,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渭南市蒲城县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并向景区工作人员了解了当地旅游的现状。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时间博物馆凝聚了我国许多科研院所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已成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科学精神的载体,其以时间为主题,以科普教育、爱国教育为主线,以拓展体验为载体,为世人揭开“北京时间”的神秘面纱。
时间就像是造物者,能在平凡中酝酿惊喜,正如时间博物馆不仅带给实践团探索时空科学奥秘的独特体验,也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建国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状况以及科技工作者一心为国的奋斗精神,实践团成员杨歆宇表示,在本次以文明旅游为主题参观时间博物馆活动中,不仅要将时间与文明旅游结合,也将继续弘扬“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科学精神,为国家科技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面向当地游客进行了文明旅游宣传,朗读文明旅游的详细内容。同时,向游客介绍文明旅游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解答疑问,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旅游行动活动中来。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坚决完成文明旅游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创造文明旅游新风尚!
团队成员杨歆宇:
走进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带有“时间从哪来”字样的巨大钟表映入眼帘,引人无限遐想。绕过钟表,写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326精神”条幅高高挂起,拔地而起的老一辈时频工作者雕像塑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更进一步了解老授时人为科技强国不懈努力的故事,发扬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
团队成员杜嘉辉:
参观渭南市国家授时中心,我仿佛穿梭在时间的回廊。短波授时台旧址保留的历史痕迹,诉说着中国时间测量的发展历程。作为大学生,了解这样的历史对我理解专业知识非常有帮助,也让我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和科技的力量。
团队成员赵铭枫:
今天参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在这里,我亲眼见到了短波传播技术的古老设备,感受到了科学前辈的聪明才智。身为理工科学生,能站在历史与现代科学的交汇点上,既激动又感激。
团队成员尹甲:
参观国家授时中心,我被那些曾经为时间精确度贡献力量的科学家们深深触动。短波授时台旧址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在告诫我们,科学是严谨而细致的工作。我要将这种精神带入学习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团队成员张瑛:
短波授时台的参观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旧址中那些陈旧的设备,不仅是过去的见证,也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利用现代科技去创新和完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贡献于国家的时间科研,是我的志向。